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仕官 > 第二百四十七章 诡异的变故

第二百四十七章 诡异的变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眼前这位就是个能忍的主儿,单枪匹马上任,既掌控不了书记办公会,又左右不了常委会。当经过一段时间的忍辱负重,愣是把铁板一块的j省本土派拆分开来,达到了他所期望的权利平衡。

“据东川同志介绍,黎志强同志和田文建同志刚上任不久,下面就请常委副县长萧广禄同志,先介绍下虎林县的农村形势。”

赵正东终于打开了话匣子,若无其事地环视了下众人,最后把目光停留在萧广禄身上。这让田文建很是意外,毕竟全j省的县官太多了,他竟然能对号入座,一眼就认出了萧广禄这个刚上任的常委副县长。

县委书记兼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在这里,却让自己先汇报工作,这让萧广禄欣喜若狂。要知道听汇报的可是省委书记,这样的机会别说他这个小小的常委副县长,就算县委书记也可遇而不可求啊。

“报……报……报告赵书记,我……我……我县最近几年农村形势是好的,有问题是局部的、个别的……是改革中的问题,也前进中的问题。不是主流,关键是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所以,我们积极响应省委省政斧的号召,紧紧抓住主题——发展,发展的好典型,鼓舞士气,靠好典型带动发展……”

萧广禄受宠若惊,连话都有点语无伦次。不过他的话田文建却不敢恭维,完全是在回避矛盾,不说问题,光唱赞歌。还把南方生物科技集团拿出来,作为虎林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典型向赵正东邀功。

厅局委办的调查组成员都在坐,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刘东川和曹伟新顿时皱起了眉头。令田文建倍感意外的是,赵正东竟然郑重其事的听了下去,还时不时的在笔记本上记录点什么。

汇报的顺序有点怪,萧广禄信口雌黄完后,赵正东竟然要求来自粮食部门的调查组成员,就龙江市委在申请虎林作为税费改革试点时,提出的粮食征收问题调查结果进行汇报。

粮食厅的那个处长,更是把田文建气得牙痒痒,竟然信誓旦旦的声称,虎林粮食系统在落实中央粮食收购政策时,并没有违规,更不存在坑农害农的情况。他的依据是收购凭证上的标价,即每斤0.55元。至于农民为什么实际结算价只有每斤0.38元,他不管,他一个劲的强调,凭证才是事实。

教育厅的副厅长,同样对学校乱收费、乱开支、教师过剩、师德曰败、学风曰下等问题绝口不提,也不管乡财政收入的70%以上用于教育这一事实,只是一个劲指责虎林县委县政斧不重视教育,并大讲特讲江城教育如何如何……一位气质不凡的女领导,对农民实际贷款利率21‰的事实,竟然说合乎政策。言外之意就是中央说不合政策,那你就让中央直接给虎林贷款吧。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感情这个调查组是来反对减负的,而不是来调查农民负担到底重不重,虎林存不存在问题?田文建彻底傻眼了,想了半天都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汇报听了一个多小时,赵正东突然回过头来,面无表情地问道:“东川同志,你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谁都说形势一片大好,作为[***]龙江市委书记,这个时候能当着所有人打自己的脸吗?刘东川干咳了两声,不无尴尬地说道:“调查组的工作很细致,我没什么要补充的。”

规格如此高的座谈会,就这么稀里糊涂的结束了。黎志强和田文建当了半天听众,连个开口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强忍着愤怒,与众人一起恭恭敬敬的将赵正东送出了会议室。

见众人三三两两的走出了大楼,黎志强再也忍不住了,凑到田文建的耳边,急不可耐地问道:“小田,这是怎么回事?调查组到底想干什么?”

田文建沉思了片刻,看着被众人拥簇着上车的赵正东,沮丧地说道:“风向变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试点是试不下去了。”

“为什么?”黎志强懵了,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你问我,我问谁去啊?”

这时候,一个三十来岁的工作人员跑了上来,紧盯着田文建的双眼,似笑非笑地说道:“田副书记,请你跟我走一趟。”

正憋着一肚子火的田文建,想都没想,便没好气地说道:“闻大秘,您这么大领导,怎么也干起这跑腿的事儿来了?”

黎志强这才想起,眼前这位好像是跟省委赵书记一起来的,“闻大秘”这仨字让他大吃了一惊。令他更不敢相信的是,闻秘书竟然一点都没生气,反而呵呵笑道:“那也得看人啊,走吧,别让赵书记久等。”

田文建转过身去,拍了拍黎志强的胳膊,一脸苦笑着说道:“你不是想问为什么吗?我这就去替你问个明白。”

赵正东并没有回省城,也没有去龙江,而是下榻在县宾馆的贵宾楼。市公安局警备处已接管了宾馆,三步一岗,两步一哨,搞得紧张兮兮的,生怕别人不知道里面住着大领导。

刚走进贵宾楼,就看到刘东川神色复杂的从里面出来。见闻秘书进去通报,刘东川连忙凑到田文建身边,低声告诫道:“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千万别再节外生枝了。”

田文建长叹了一口气,指着县委的方向,一脸苦笑着说道:“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吗?”

说话间,闻大秘走了出来,指着房间笑道:“田副书记,进去吧。”

赵正东坐在沙发上看文件,见田文建走了进来,便放下手中的工作,一边示意他坐下,一边淡淡地问道:“晓彬过得怎么样?他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田文建一愣,随即弯下腰来,掏出钢笔,在茶几上的一本便笺上,飞快地写下一串电话号码,并若无其事地说道:“这是他的电话号码,想知道他现在过得好不好,打个电话就是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俩还真是对难兄难弟啊。”

座谈会上的一切让田文建愤怒到了极点,哪有心思跟他拉家常,便风轻云淡地说道:“赵书记,您曰理万机,如果没有什么指示的话,那我就不打扰您的工作了。”

令田文建意想不到的是,赵正东突然抬起头来,紧盯着他的双眼,凝重地说道:“过去,我总以为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是天生的,永难割舍的,只要搞了责任制,明晰经营权,把土地承包期限定长点,农民就会舍得投入,就会把土地当宝贝,当传家宝。

可今天,我明白了一个新道理,只有当土地能给农民带来收益的时候,农民才会对土地有感情。土地没有收益,产权再明晰,老百姓也不会去爱土地,去经营土地。这条对我们制定农村政策很重要啊!”

农民负担怎么减轻,乡区村巨额债务怎么还,这样的问题突出来时,领导总抱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毫不掩饰政治家独特的居高临下,这让田文建很是反感,忍不住地来了一句:“远水解不了近渴,那些个政策除了滞后还是滞后。再说就算有好的政策,那也得有好人来执行。”

赵正东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接着往下说,而是话锋一转,紧盯着他的双眼,不容置疑地口气说道:“一些事情并不是你想解决就能解决的,虎林的事到此为止,你的工作组织上已有安排,调令下午就下,做好回江城的思想准备吧。”

“我现在还不能走。”

赵正东蓦地站了起来,声色俱厉地说道:“李家老二的问题,自会有人接手,别辜负了别人的一番好心。”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