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唐朝好地主 > 第1314章 得十钱而不死

第1314章 得十钱而不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柯教头,如今汉京寻常百姓一日收入多少?”吃着酸酸甜甜还很冰脆的糖葫芦,漫步在这热闹的汉京街头,张超感觉很惬意,也很自豪。这大唐盛世,提前到来,他也功不可没。

“汉京寻常百姓做工,一日可得百钱。若是有技术的工匠,则收入更高。寻常人,也就百钱左右吧。”柯庆身为替张超掌管暗影的人,对于京师的市井生活,也是很清楚的。

一天工钱百钱,指的是在汉京打零工的人,或者是工坊普通工人、商铺一般伙计等,这个收入应当说还是很不错的,但考虑到汉京做为大唐都城,人口百万,生活成本还是较高的。

一天百钱,其实也就一般了。

“想起十几年前,在灞上的时候,一百钱可不容易赚。”

那时还是开国之初,粮价高,但房屋田产等却便宜。如今汉京周边的田产、住宅商铺这些都是节节高升,虽说现在田地不像过去那么紧张,许多百姓只要愿意,就能去边地移民分田。

可汉京毕竟人口百万,这里附近的地依然是寸土寸金,汉京边上最肥沃的良田,成交价格达到二十贯每亩,一般的良田也有十来贯。但与之相对应的,离京城越远,田价越便宜。

大唐田价最贵的就是五京,还有各大超过十万人口的都市郊区。五京是一线地价,达到十贯每亩以上。而杭州、交州、钦州、福州、扬州、江陵、江州等算是二线田价,一般在三贯以上十贯以下。

三线价格则是那些州城附近,一般在一到三贯左右。

一些偏远的地方,价格只在每亩一贯左右。

最便宜的是在既偏远,灌溉又不利的一些地区,每亩田价仅三五百钱而已。

这也是人口效应,许多偏远的地方,也是移民移走最多的地方,人口下降,百姓田地拥有数量也变多,田地交易变少。而那些都市大城周边,因为工商业旺,人口聚集,田地的价格也就节节上升。

如汉京边上,最贵的都达到二十贯每亩,甚至还有价无市。而如果愿意去边疆领主们的封地,去了就能免费给田,甚至还有安家费可得。

汉京的房产、商铺的价格,也是眼下高居不下,不断上涨。尤其如汉京这样拥有百万人口,流动人口又多的都城,对住宅和商铺的需求是极大的。

特别是商铺数量基本上固定的,尤其是那些旺市街区,店面的租金更是惊人。好在当初设计汉京的时候,就早早为汉京城设立了许多卫星城,这些京郊的商镇,承担着许多手工业区、仓库码头,和大量工人百姓的住宅区的功能,为汉京分担了很大的住宅压力,要不然,汉京再大,人都挤在城里,也是会相当拥堵的。

朝廷修建了不少的城郊住宅区,提供廉租房,为许多在汉京生活的百姓减轻了压力。

甚至每年来京的许多商人,还有那些赶考的士子,都喜欢住到城郊。那里房租便宜,生活成本低,节省很多开支。

能在汉京城里住房的,都是收入不错的,若能在汉京城里买房,哪怕是在外城买,也是相当有实力的。

“汉京的百姓,起码还是能维持温饱的,日子算是很不错了。”

张超觉得汉京百姓生活压力大,可柯庆却觉得他们很幸福。

温饱,仅这一条,就是柯庆区别好与坏的标准。

隋朝的开皇盛世之时,长安城的外城墙甚至都还没有修建完成,城里依然有大量的空置坊区,百姓在那里面住粮食,甚至在里面建起窝棚,许多贫民在那里生活,形成一片片不在官方登记里,却实际存在的贫民窟。

可在汉京,却很少看到乞丐。

基本上,都还是能维持温饱。

虽说汉京生活成本高,但朝廷在城郊建有许多廉租房,房租很便宜,配套的设施却不少。

有学校有医院,还有配套的公厕和澡堂,甚至有专门安排人做卫生清洁。本来应当是贫民区的城郊廉租房区,却很干净整齐,也治安良好。保甲制度下,大家都盯着邻居,谁要是有不法行为,会马上被上报。

而人如果能维持温饱,谁又愿意去做偷鸡摸狗的事情呢,大家也愿意活的有尊严。

孩子们送入里坊学校读书,大家们周末甚至也去学校听讲课传经。

“在汉京,一人一天最基本开支差不多二十文钱。”柯庆告诉张超。

不少官吏士兵读书人,都已经开始习惯三餐,但还是有不少普通百姓依然习惯两餐。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丝一匹。

如果是家庭条件好的,一日三餐,一天可能要食米两升。但如果条件普通点的,一天只吃两餐,一天才吃一升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