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变不在人多,关键在于时机。
还有时间的把握。
商议许久,初步定下方略,又定下了联络方式。
内有六扇门为耳目,并堵塞皇帝视听,外有暗影联络各方。
会后,大家前后脚离开李靖家。
皇宫。
李世民问王承恩。
“李靖还能活多久?”
“御医说撑不了几天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叹口气道,“李靖此人,本事是很强的,将门出身,大器晚成。奈何此人用兵虽强,可这屁股却从来都是歪的。当年我父子太原起兵,李靖就想着去扬州告发我们,是我救下了他。后来玄武门之变,孤让张超去劝说他加入,结果他竟然不肯。”
“再后来汉京之乱,这李靖居然还加入了复辟党,真正是个老杀才。这一次,又想给张超说话。朕就纳了闷了,这李靖难道就不知道他三番两次的活命,都是朕赏他的?”
“哎,算了,死了也好,省的朕记挂。他要不死,朕还得时常担忧着他,说不得哪天他做出什么过份的举动,朕还得被迫杀他。如今死了,也算是善终了。待他死了,朕也给他加个荣衔,留他一个战神美名。”
“朕记得李靖的几个儿子都是文职,几个孙子和曾孙,倒都是武职?”
王承恩在一边点头说是。
“待李靖死了,给他的儿子孙子们都加个散官什么的,三原李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对了,李靖那个跟张超三女儿订婚的曾孙,退婚没?”
“好像没有。”
李世民不满的哼了一声,“这个李靖,比起李绩来,差的远了。李绩也是张超的亲家,可张超一反叛,李绩立即悔婚,退了儿子跟张超女儿的婚事。并且能主动请缨,南征叛军。而李靖呢?什么都没干,只会给张超说话求情。”
李世民想到自己也有一个女儿是许给张超之子的,“李绩次子李思文既然退了张超女儿之婚,那朕就把长乐公主许给李思文。”
“王承恩,最近汉京有什么异动没?朕马上要南下亲征,京里有没有什么不轨之徒,心怀叵测啊?”
王承恩忙道,“陛下,臣派六扇门日夜监察百官和将士,并无发现此等不轨之徒。”、
“嗯,这就好。给朕盯牢了,朕相信,肯定有那些心怀不轨之徒,说不定想等朕走了,背后搞事情。”
“请陛下放心,臣与六扇门就是陛下的眼睛和耳朵,一定替陛下盯牢了看仔细了。一个宵小之辈,也别想逃过。”
“武氏那边,再盯牢一点。夏花的消息既然能传出去,多半是跟武氏有关。若是查出些蛛丝马迹,朕允许你们带她去审讯。”
······
贞观十四年九月初九,重阳节。
一大早,房玄龄推出屋门,穿着铠甲,腰悬佩剑而出。
“大郎、二郎、三郎、四郎!”
房遗直、房遗爱、房遗则、房遗义四兄弟应声而出,房家四子皆穿戴甲胄,腰悬宝剑。
“父亲!”
房玄龄看着四个儿子,很是满意。
“府中家丁都已经召集起来了吗?”
“所有青壮都已经召集起来,一共一百二十人。”
房玄龄扭头望向北面皇宫方向,心情复杂。
十五年前,皇帝派人召他们入秦王府议事准备宫变,那个时候他和杜如晦都被调出秦王府,是不能再去见秦王的,如果被朝廷官员发现,他就得被处斩。
结果秦王第二次派人来的时候,带来了秦王的剑。
人不去,则头去。
这也是在告诉他们,事情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他和杜如晦都去了,然后他们谋定玄武门之变,当天早上,皇帝带领一队人马入宫,他则和张超等一起召集家丁随后赶去。
十五年了,想不到他还会再次批甲,会再次召集家丁。
上一次,是保秦王夺位,而这一次,却是要造他的反,入宫逼皇帝退位。
可笑,可叹。
手紧紧的握着剑柄,开弓已经没有回头箭。
当年他保秦王,是为了主从之义。而如今,是为了天下大义,那个人已经不适合再坐在那个位置上了!
“出发!”房玄龄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