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在儿子长孙冲带领的一队亲兵护卫下,飞驰赶到玄武门。
“魏国公,事成否?”
“大事已成,陛下已经下达手诏。”
“赶紧打开城门,我亲自去北营传诏。”
“魏公,这太危险了,不如由某前往。”
“你守好玄武门!”
长孙无忌怕李君羡不能服众,坚持自己走一趟。
玄武门打开,长孙无忌策马赶往北营。
北苑大营一片混乱,吴黑闼、常何等已经快要支撑不住,越来越多的禁军正赶过来。
长孙无忌适时赶到。
他是中书令,朝廷百官之首,他高举着诏书到达,大声喊着皇帝诏令道。还是很有效果的,禁军停止了厮杀,一群将领看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策马先在两军阵前宣读诏令,然后又把诏书交给北衙诸将观看查验。
“现在起,京畿兵马指挥调动之权,暂归中书门下节制。诸位将军,还请立即各自回营,未得中书门下之令,不得私自离营。”
数名将领面面相觑。
左羽林大将军张公谨不见人影,其它几位禁军大将军不是出征在外,就是和张公谨一样没看到人,要么就是跟吴黑闼一样跟自己人打起来了。
“怎么,陛下的手诏,你们也敢违抗不尊?莫非,你们想要造反?”
几名将领犹豫不决。
小声商量了一会,都不知道现在到底是个什么局势。
若是别人过来传令,也许他们还会拒绝,可这位是国舅爷,又是中书令,手里拿的是皇帝亲笔写的手诏,还加盖有玉玺,他们不敢拒绝。
最终,在长孙无忌的喝令下,诸将退回了北苑营地。
那十几名将校,则被长孙无忌留下。擒贼先擒王,控制这些主将,现在很重要。
长孙无忌让吴黑闼和常何负责北衙六军,又留下自己的儿子长孙冲以及自己叔父长孙顺德,自己的几个兄弟长孙恒安、长孙安业等一起留下来节制六军。
吴黑闼检校左羽林大将军、常何检校右羽林大将军。
长孙顺德检校左神策大将军,长孙冲检校右神策大将军。
长孙安业检校左神机大将军,长孙恒安检校右神机大将军。
关键时刻,长孙无忌非常不客气的直接把北衙六军的指挥大权夺了过来,甚至一下子把自家的叔父兄弟儿子给安插进军,控制北衙六军中的四军。
长孙无忌直接坐镇在北苑,派出自己的亲卫,向京畿北衙诸军各营传达诏令,连北衙水师在京畿的水营,也没落下。
李靖行动也很迅速。
拿到诏令,立即出宫往南边赶。
百余骑飞驰奔过汉京大街,此时汉京街上的雾才刚散尽,百姓商人们陆续上街,突遇李靖百余骑飞驰而过,都议论纷纷。
枢密院。
屈突通已经得到了禀报说有人带兵闯入皇宫,他迅速从家中赶到枢密院,准备调动南衙番上府兵,结果李靖身披铠甲大步进来。
“卫公?”
李靖向屈突通抱拳。
“屈突老元帅。”
说完,他掏出手诏。
屈突通看过,仔细的看了三遍。
“这是矫诏!某不敢奉诏!”
李靖却不客气的挥手。
“老元帅,此是陛下手诏,上面既为皇帝亲笔,又有国玺,还有中书门下之印,老元帅却要抗旨,既然如此,那某就不客气了。暂时委屈一下老元帅,来人,把老元帅送去一边厢房休息,侍候好了!”
“李靖,你这是在造反!”
李靖不再理会他,而是召集枢密院里诸将校们过来,先宣读诏令,然后公示。
“即刻起,某就是新的枢密使,奉陛下和中枢之令,由某临时节制南衙诸卫在京畿兵马。”
南衙十二卫四府,四府不统军府,其余十二卫分统大唐八百个军府。其中京畿长期保持十万左右的番上府兵,由十二卫各军府轮流番上。
南衙十二卫在京府兵,各有职责。
李靖曾经担任过枢密使,也担任过兵部尚书,统兵征战时间也很长,军方将领里,倒是大多数人都是跟他相熟的。
府兵制度比较独特,虽有十二卫四府,可实际上,兵归军府,将归卫。不打仗的时候,府兵最大的统兵级别是折冲府,往上就不能统兵了。将领们更是多呆在十二卫衙门里研究研究地图,偶尔去讲武堂客串上个课什么的,是接触不到下面兵的。
现在李靖把京师十二卫里的中高级将校们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到京畿南衙番上驻军各营去,分统各部,加强控制。
至于四卫,这是负责宫城城门等,和内三卫五府算是比较特别的,现在由房玄龄、杜淹等控制。
南衙诸将也有些人暗里怀疑出了大事,可皇帝手诏加国玺加中书门下之令,再加上李靖的威望,最后大家还是领令而去。
到了中午时分,整个京城已经被控制下来。
连外围的京畿各地,也正陆续得到控制。
汉京的百姓们,甚至好多人都根本不知道,在那平静的表面下,竟然已经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暗流交锋。
南衙十二卫、北衙六军,还有内三卫五府,南衙四府、禁军水师水营。
汉京府、枢密院、中书门下·····
消息报到宫中甘露殿,长孙无忌长舒一口气,“大事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