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唐朝好地主 > 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

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辽东一线,高句丽人在这里费时三年,加固的千里长城并不是假的。辽东城是平原城,但后面的许多城池却都是山城。

大大小小无数的山城都如钉子一般的立在各个险要山谷和山上,李靖虽有二十万大军,但在辽东的这种地形下,兵多也没多少优势,而高句丽人负隅顽抗,拼死不降。

一座座的山城、堡寨攻过去,都非常艰辛。

李绩在南面的进攻,也一样遭遇到这种情况。

虽然说一路攻城拔寨,但进展缓慢,贞观九年寒冬到来之时,唐军夺下不少城池,可依然没有击跨高句丽人。

面对辽东的酷寒,李世民也不得不下令停止攻势,进入冬季休整期。

薛延陀和契丹等部都撤回不少兵马回家,幸好唐军有棉服棉鞋,能够抵抗辽东的严寒,守住了之前的战果。

休整直到夏季,才开始再一轮的进攻。

而经过一冬休整,高句丽人也稳住了颓势,他们还从东北调来了靺鞨部落的骑兵助阵。战斗陷入了一种困局,唐军每天都在攻城夺寨,但辽东一线的山城堡寨实在是太多了。每夺下一寨,既费时又耗兵,杀敌一千,唐军也得损失二三百。

倒是秦琼的海陆军,进展顺利。攻破平壤之后,平壤周边的王室军几乎无抵抗之力。兼之百济、新罗、东瀛三家联军助阵,秦琼在大同江以南的高句丽境内,如秋风扫落叶一般。

而泉盖苏文父子也策动他们在东部的军队起兵。

贞观十年,唐军在东线十分顺利,拿下了鸭绿江以南的所有高句丽土地。但在辽河一线,高句丽人却在乙支文德的率领下,拼死抵抗。

打到冬季,李靖和李绩共夺得高句丽人一百多座山城,但却还是没能击溃高句丽人。寒冬到来,战事再次停止,进入休整。

贞观十一年夏,战事再开始,又打了半年。

到此时冬季休整期,唐军已经东西两面合围,把高句丽人困在了他们的千里长城一线,高句丽人守着几百座山城,还在负隅顽抗,但已经山穷水尽了。

“我们已经伤亡了三万人了,再打两年,估计还得伤亡不少。”承乾道。

三年过去,承乾已经十七岁,马上就要十八岁了。他长的越发的高大,眉宇间透着李世民的神态。

留守汉京三年,监国摄政,承乾也表现的越来越好。

皇帝三年没回家,甚至发下誓言,不灭高丽不还京。

就在去年,皇帝将登州府升为大唐的东都。

大唐现在是东都登州一个朝廷,然后中都汉京一个朝廷。

三年,皇帝一心只盯着高句丽打。

“灭亡高句丽,伤亡五万,也是值得的。”李超说道。大唐打高句丽,打了三年,伤亡的士兵倒不多,主要还是耗费的钱粮十分可观。但细算起来,大唐确实不亏的。

辽东一线还没拿下,可三韩半岛北部,以及鸭绿江两岸却都已经为大唐攻下。

李世民对于攻占的高句丽疆土,也是很狠的,直接来了一个尽迁其民的策略。所有的被攻占土地上的高句丽人,不管是哪族的,都成了奴隶,他们的所有财产也都成了大唐的财产。除了海上封冻期,每天在高句丽各个港口,都有无数的运奴船满载着奴隶回到扬州、登州等地。

甚至曾经臣服于高句丽的靺鞨诸部,也已经改内附大唐。

而大唐在三韩半岛占领区设州置县后,百济、新罗、东瀛三国,也对大唐更加臣服。

这一仗,怎么都不会亏的,现在离最后的圆满,就还差那么一步了。

大约百万高句丽军民困守在辽东一线,这些是硬钉子。但仗打了三年,大唐军力充足,粮草也充足,可高句丽人却已经是快要弹尽粮绝了。

这就是大国与小国的根本区别,大唐二十万军队在辽东打了三年仗,丝毫不动摇国本,但高句丽却已经处于崩溃之中了。

“太师,明年就是贞观十二年了。我那三个兄弟也都十五六岁了,既然陛下还暂时不回来,那么就由我来做主,也该让他们之国就藩了。”

汉中郡王李恪今年十五,秦王李泰今年十四,宜阳郡王李佑今年也十四。

皇子十五之国,本来李恪今年就要之国的,但李世民没发话。

“此事是否请示下陛下呢?”李超笑着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