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快马飞奔入襄阳。
马上骑士一边策马奔驰,一边高喊,“河东大捷,代北大捷,楼烦关大捷,相国李超楼烦关大破突厥,歼敌十万!突厥第二可汗突利可汗授首!”
鱼梁洲。
紫薇宫里,李世民看着面前这份紧急送入的军情捷报,兴奋的走来走去,“大胜,威武!这个李超,朕就知道,朕就知道,用他统帅指挥,肯定能赢。”
“恭喜陛下。”王太监在一边连忙笑着恭贺。
“哈哈哈,确实值得高兴啊。”
好半天之后,李世民的兴奋之情才稍稍平落,他背负着双的,站在北方的地图前,手指在上面河东楼烦关的位置上重重点击。
“李靖在云州白登山,用计诱歼了突利五千人马,在马邑城,又伤突利千余,不愧是战神之名。但这些,都还远不如李超在楼烦关干的漂亮,一战歼敌九万啊,朕都预料不到。”
说完,李世民回到御案前,再次去看刚没有看完的捷报。
那后面,有李超对于此次战役的详细呈报。
越看到后面,李世民的脸色越发的不太好看,他皱起了眉头。
“陛下,怎么了?”王太监小心的询问,其实心底早已经有了数,对于楼烦关的战果,他比皇帝还早点知道消息,他在接到河东传回的报捷后,又招来了自己六扇门的人,向他们仔细的询问了关于楼烦关战事的结果。
李超诱杀俘虏,杀了七万!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王太监也是吓了一大跳。战场上歼灭七八万人已经不得了了,可诱杀七万俘虏就更加骇人听闻,他深知,这个消息一出来,到时肯定会引起无数的争议的。
他为李超叹息,怎么就犯了这样的一个错呢。
李世民放下了奏章,长长叹息一声。
然后缓缓的对王太监说了一句话,“李超把已经投降的六万余俘虏,全部坑杀了。”
“相信李超肯定有自己的解释吧,李相是个儒雅之人,不是那种嗜杀之辈。”王太监为李超说好话。
李世民十指合拢,撑着下巴。
“朕又如何不知道呢,朕与李超,君臣相知,他了解朕,朕也熟知他。第一次上战场,那时在河北,他还看着死人就吐呢。朕也相信他有他的想法,更清楚他肯定是为了大唐为了朝廷着想,才那样做的。可是,诱杀六万余投降的突厥俘虏,这件事情,会让他遭受非议,被御史弹劾的。”
殿中沉默。
过了片刻,李世民腾的又站了起来,围着桌案继续踱步。
“王太监,朕要你立即亲自往楼烦关走一趟,你去给李超一封口谕,代朕问问李超,他为何要这样做。还有········”
他犹豫了下,然后坚定的道,“还有,你跟李超说,不管如何,朕都会支持他,维护他的。让他不用操心御史,朕会对外宣告,处理俘虏一事,他是事先禀报过朕,得到朕允许了的。”
“陛下!”王太监惊呼,“若是如此说,那这诱杀俘虏一事,可就担于陛下之身了,对于陛下的名誉,可是非常不好的。”
“李超为朕守江山,以弱胜强,歼灭了突利十万兵马,为大唐守住了北方边疆,难道朕连维护李超也做不到,也不敢做?朕也知道要爱惜羽毛,但这个时候,我必须为李超站出来。”
“陛下三思啊。”
“我已经深思过了。”李世民咬牙道。
“你再告诉李超,歼灭突利十万部,虽然大大的打击了突厥人的嚣张气焰,但我们也得小心统叶护会恼羞成怒,因此,让他更加小心。朕已经派长孙无忌和唐俭为正副使者,去与统叶护会谈。期望,这次能谈成吧。”
中书门下。
中书令房玄龄和侍中杜如晦,还有检校中书令宇文士及、检校侍中高士廉、杨恭如几个宰相坐在一起,看着那份刚送到的捷报,都有些沉默。
许久,还是房玄龄先打破了沉默。
“这是一件好事,李相把突利十万前锋全歼,我们取得了一个大胜。”
杜如晦也没去提杀俘的事情,他说了另一个担心,“统叶护极有可能大军南下报复,他的实力可远比突利的强,起码四十万控弦之士。”
宇文士及有些忍不住道,“要是李相稍控制下,把突利围住,逼降他们就好了,这样我们手里筹码更多一些,也许能迫统叶护达成和议。可是现在,一气坑杀了数万人,连突利的人头都割了,只怕会引得统叶护大怒,和议恐怖会更加艰难。”
房玄龄不客气的道,“宇文公说这话,那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李相临危受命,奔赴河东救火。手中实力本就不如突利,更别说突利只是统叶护的前锋。这个时候,当然是要全力以赴,如何还能收着力打?至于说杀俘,我觉得也并没有错,我们是要和,但不是要一味低声下气的求和,而是要逼迫统叶护坐下来和谈。我们打的他们越痛,他们才越有可能坐下来认真谈。”
“大家别忘记了,战争还没有结束,突利只是统叶护的前锋而已。”
房玄龄如何帮着李超,宇文士及,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