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英法军队也无法在他们预计的作战阵位建立堡垒。就在盟军保守地修建防御阵地时,德国却正在“齐格菲防线”后方大举集结侵略部队。从荷兰北部到瑞士的绵长边境线上,德军集结了200多万人,包括104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和10个装甲师。
德军上一次大举入侵法国是在1914年,当时德军一鼓作气攻到了巴黎城下,但最终还是被击退,被迫与法国进行了长达4年的血腥堑壕战。而这一次,闪电战将确保产生不同的结局。
这一次,德军将在一周之内突破敌人防线的主阵地。两星期之后,英国将会撤兵,法国将任由希特勒摆布。1918年德国所受的耻辱将得以报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报复,这是希特勒,而不是德国总参谋部,所确立的主要战略目标。但是,在希特勒的国防军战胜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敌人之前,德军必须首先确保其侧翼的安全,控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和低地国家。
1939年9月,希特勒出兵入侵波兰时,德军在西线仅留下了少量掩护部队,来对付法军拥有3 000辆坦克支援的70个师。此外,法军还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只要法国空军受令参战。希特勒有一种感觉,法国不会采取行动,他的这种直觉得到了回报。在英国一支小型远征军渡海抵达法国北部时,庞大的法**队一直在静坐观望。
这种“虚假战争”一直从1939年冬天持续到次年春天,直至德军抢在盟军北欧登陆行动实施之前入侵丹麦和挪威。5月10日,即战争爆发8个月后,希特勒才开始在西线用兵。
虽然德国从1940年初就已开始制定入侵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计划,但希特勒一直将这一计划视为一种预防万一的必要准备手段,没有打算付诸实施。1940年4月,实施这一计划的必要性凸显出来。
4月8日,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宣布英国皇家海军将要在挪威水域布雷,其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切断从挪威北部港口城市纳尔维克到德国的铁矿石运输线。这种对挪威中立地位的公然破坏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奇怪的理由之上的,那就是德国可能会采取更为过分的行动来破坏挪威的中立。由于挪威一直保持明显的友好中立,这一举动给许多英国人留下了古怪的印象。然而,更加古怪的却是第二天的早间新闻。
希特勒第一次关注挪威是在苏芬冬季战争时,当时,英国和法国的援军及救援物品可能经过纳尔维克到瑞典东北部港口城市吕勒奥一线,这样就会中断德国的铁矿石供给。在此之前,希特勒在西线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低地国家上,但是,他看到盟国可能会利用挪威控制德国的危险,以及占领挪威港口、控制挪威海岸将为德国海军带来的好处后,便下令制定了代号为“威悉河演习”的入侵北欧计划。
2月16日“阿尔特马克”号事件之后,希特勒下令加快“威悉河演习”计划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两天后,希特勒授权冯.法尔肯霍斯特将军及其参谋部指挥这次行动。也许是命运的一次捉弄,希特勒在3月底决定的发起攻击的时间,即4月9日黎明,正好是丘吉尔宣布布雷令后的第二天。
结果,在外界看来,德国针对英国皇家海军在挪威水域布雷的反应,不管是否公然破坏了挪威的中立,是不可思议的迅猛。随着入侵丹麦和挪威行动的开始,德军最高统帅部向新闻界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为了粉碎英国破坏丹麦和挪威中立的企图,德国国防军正在接管两国的军事防御。”
德国入侵的第一步是占领丹麦,并以此作为进军挪威的跳板。1940年4月战争开始时,丹麦军队仅有14 000多人,其中8 000人是在2月和3月份临时征招入伍的!
丹麦士兵训练水平低下,装甲部队很少甚至没有。
4月9日清晨5时,德军伞兵部队先后在无人驻守的马德尼索堡垒及阿勒堡机场成功空降。
6时,隐藏在哥本哈根港口一艘商船内的一个德军步兵营从暗中冲出,企图抓捕丹麦国王及其政府成员。
德国第21步兵军的两个师也越过边界进入了日德兰半岛。
由于实力过于悬殊,丹麦军队除了在北石勒苏益格地区为保护哥本哈根皇宫与德军有过短暂交火之外,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