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天山南北的汉胡诸汉尽至,就连河中与大夏两道的诸侯们,也都不远千里的赶到。
挟灭突骑施等三部五十万众之威,如今原突厥、铁勒诸部,还有昭武粟特诸部,无不慑服。
谁也想不到,上次天子西巡,过来西域也就是灭掉了一个勃律国而已,还是因为当时勃律王和王族皆被叛军杀害,因此天子最终灭掉的只是勃律叛军,算不上是主动灭国。
可这次,不管大秦这边如何宣传说突骑施他们暗中结盟谋反,但那些封侯们也不傻,也是清楚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的。
可杀鸡儆猴,谁敢做仗马之鸣呢。
太子越过千泉,进入大宛,正式进入了河中道。
太子没去怛罗斯城,而是拐到大宛来,明显也是来者不善。
石国位于后世的塔什干,又名石头城,因地处山麓冲积扇一带,有巨大的卵石而得名,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八百年前就有城池,在百年前就开始以商业和手工业著称,是丝路上的必经之路。
这里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优势,在于距离葱岭西的大宛盆地仅数百里,而大宛盆地(费尔干纳盆地)是一个封闭的低海拔盆地,东西长达六百里,南北最宽有三百五十里,由东向西倾斜,盆地被群山环抱,出口非常少,且极为肥沃。
冬季也气候温和,有着大量的绿洲与河流,物产丰富,盛产瓜果、苜蓿、棉花,有极优良的牧场,以汗血宝马而闻名于世。
可以说,若说伊丽河谷是天山以北最大的粮仓,那么这块大宛盆地就是河中地区的粮仓。
大宛郡柘折城虽不在盆地内,但他就在那群山之下,在山谷盆地之外,守着重要的通道。
这里就如同是盆地的门户,控制住这里,既连结南北丝路,又看守住了大宛盆地这个巨大的宝地。
朝廷只要能控制大宛和大宛盆地,那么就能依托这个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把整个河中地区牢牢掌握在手中。
当着西域四道上千封侯和万余骑士的面,罗嗣业站在太子面前,历数石国与突骑施暗中眉来眼去,相互勾搭阴谋做乱的种种不法之事。
“臣请太子殿下下令擒杀大宛侯!”
大宛侯,便是原石国国王,不过这位大宛侯却不姓石,也不是昭武粟特人,皆因在隋朝时,原石国国王被西突厥所灭,后西突厥可汗便令王室子弟匐职特勤为石国王。
当年的昭武九国,其实除了康国外,多数粟特国都已经被突厥改换王族,由突厥贵族取代了原先的昭武粟特王室。
现任的石国王也就是大宛郡侯,本身是西突厥阿史那王室,是匐职的子孙,且与突骑施的关系确实极好,当代大宛侯的王妃还是突骑施首领贺逻施的女儿呢。
太子率大军前来石国,直接要擒杀大宛侯瞰土屯摄,其实也并不出人意料。
这是斩草除根。
大宛侯就算想反抗,可也没有余力了。
太子南来,有如泰山压顶之势。
“斩!”
随着一声令下,片刻后,又一位西域突厥族的封侯被砍掉首级。
太子随后下令,以大宛郡为朝廷正郡,并设为河中道的三使司衙门所在,而大宛盆地,也同样设为朝廷正郡,赐名宁远郡。
不过对于大宛以及大宛盆地内的部族,倒没有如对突骑施那般清剿。太子主动提出了一个更显温和的方案,就是把原石国和大宛盆地内的突厥人和粟特人,全都迁往中原,分散安置到云南、西山、黔中、湖南、江西一带,这二三十万人口一分散到数道中,一个县内也就几百上千人,再折分安置到那些乡村去,不让他们单独聚居,那么就再不用担忧他们会做乱。
同时呢,也能帮助朝廷开拓南方地区,改善如今那边蛮夷不服王化,朝廷又无人可移的局面,更减少了不必要的杀戮。
经过一番商议后,最终嗣业和牛进达等勉强同意了太子的提议。
对于这些人给他们保留入籍归化自由良家移民身份,不贬做奴隶,但是同时,对他们现有的一切,都全都要没收。